【導讀】Ⅰ卷.40指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之處。指出韓愈、康有為關于儒學認識的共通之處。Ⅰ卷.48指出丘處機西行的意義。Ⅱ卷.40說明兩種法制觀念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表2能夠反映我國節假日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Ⅱ卷.45簡析養廉銀制度的作用。Ⅱ卷.47說明蘇聯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條件和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積極作用。Ⅱ卷.48無指出俾斯麥對工人運動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評析。Ⅰ卷.40說明清中期人口膨脹的原因及其影響。Ⅱ卷.40說明華僑華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貢獻。Ⅲ卷.40簡析孝文帝推行廟號改革的意義。Ⅰ卷.46指出中美雙方就中國領土問題達成一致并寫入《開羅宣言》的內容,說明其意義。Ⅰ卷.47簡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計劃期間礦業政策的意義。Ⅲ.46簡析英法對德采取經濟封鎖的作用。Ⅰ.45簡析兩種爵位制的各自作用。Ⅱ.41簡析1950年中國海關稅率調整的特征和意義。④為年號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正文】
鄰水中學高2017級主觀題專項訓練
九簡述(指出)、簡析、說明類
[考情匯總](2015-2019)
年份卷別考點
2015
Ⅰ卷.40(1)指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之處。(2)指出韓愈、康有為關于儒學認識的共通之處。
Ⅰ卷.45(1)指出唐代幣制改革的主要內容。(2)說明唐代幣制改革的意義
Ⅰ卷.48指出丘處機西行的意義。
Ⅱ卷.40說明兩種法制觀念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
Ⅱ卷.40
表2能夠反映我國節假日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
并說明形成的歷史原因。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形成的歷史
原因
Ⅱ卷.45簡析養廉銀制度的作用。
Ⅱ卷.47說明蘇聯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條件和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積極作用。
Ⅱ卷.48無指出俾斯麥對工人運動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評析。
2016
Ⅰ卷.40說明清中期人口膨脹的原因及其影響。
Ⅰ卷.45簡析唐太宗時譜牒改革的作用。
Ⅱ卷.40說明華僑華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貢獻。
Ⅲ卷.40簡析孝文帝推行廟號改革的意義。
2017
Ⅰ卷.40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
Ⅰ卷.46指出中美雙方就中國領土問題達成一致并寫入《開羅宣言》的內容,說明其意義。
Ⅰ卷.47簡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
Ⅱ卷.41簡析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政策的意義。
Ⅲ卷.40簡析隋代《開皇律》制定的意義。
Ⅲ卷.46簡述陳云對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貢獻。
2018Ⅰ.41(1)說明鄉約制度的積極作用。(3)說明村民自治的意義。
Ⅰ.45簡析漢武帝年號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Ⅰ.47說明羅斯福?睦鄰政策?的作用及其實質。
Ⅱ.41簡析物種交流的積極意義。
Ⅲ.46簡析英法對德采取經濟封鎖的作用。
2019
Ⅰ.45簡析兩種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Ⅰ.46簡析阿拉曼戰役的意義。
Ⅱ.41簡析1950年中國海關稅率調整的特征和意義。
Ⅱ.45簡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戰爭?中取勝的意義。
Ⅱ.46說明中國戰區設立的意義。
Ⅱ.47簡述司馬相如的歷史貢獻。
Ⅲ.41簡析漢朝國家治理對中國歷史的意義。
Ⅲ.45說明第二戰場成功開辟的意義。
[題型特點]
該題型主要考核學生的閱讀概括、分析、解釋能力。一般設問方
式有:“根據材料,簡述、簡析、分析、指出、說明...原因\背景\
條件\措施\意義\影響\貢獻”;“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簡
析、分析、指出、說明...原因\背景\條件\措施\意義\影響\貢獻”。
[分析思路]
(概述、指出):用簡要的語言對內容進行陳述、描述或
總結、概括、歸納。需要強調的是“簡述、概述=概括+說明”,指出
是指一般性的說出,沒有概括的內容面廣,即根據題干內容,按照題
目要求陳述相應內容。
(簡析、分析):說明就是根據要求解釋明白、說清楚,
一般情況答案由兩部分組成:“是什么+為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樣”
等。簡析、分析就是根據題目要求對一定歷史現象的原因、背景、影
響等內容進行分析。
真題感悟
1、(2015年全國I卷.4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從秦朝鑄造?半兩?錢開始,銅幣主要以重量為名。漢代的?五銖?錢,?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都被視為標準性的錢幣。由于盜鑄、剪鑿良幣以取銅等原因,錢幣實際重量與錢
幣上銘文不符的現象時常發生。隋末,劣幣盛行,?千錢初重二斤,其后愈輕,不及一斤?。
幣值混亂,影響流通。針對這種情況,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詔鑄?開元通寶?錢,即
在錢幣上鑄?開元通寶?字樣(或識讀成?開通元寶?),大小仿漢?五銖?,稱作一文,
亦稱一錢,每十錢重一兩。?新錢輕重大小最為折衷,遠近甚便之?。這成為衡法由十六進
位制變為十進位制的關鍵。?錢?取代?銖?成為?兩?以下的重量單位。此后歷代錢幣均
稱?通寶?或?元寶?,錢幣上不再標識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號作為錢名逐漸成
為常制,如?熙寧通寶??光緒元寶?等。
——摘編自彭信威《中國貸幣史》等
(1)根據材料,指出唐代幣制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代幣制改革的意義。(9分)
2.(2016年全國卷)[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廟號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仿中原
傳統制度設立太廟,早先草原部落聯盟時代的首領以?太祖??高祖?等廟號受到祭祀,他
們的子孫被封為王公,享有政治軍事特權,成為北魏政權的統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廟號,
宣稱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則,推最先實現在中原進行統治的拓跋珪為太祖,不再為拓
跋珪以前的祖先設廟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為了不違?天子七廟?這
一儒家禮制,孝文帝甚至前無古人地在太廟中為自己虛設一廟。廟號改定后,孝文帝下令,
?非太祖子孫?及異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據呂思勉《魏晉南北朝史》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孝文帝推行廟號改革的意義。(7分)
3.(2019年全國III卷.47)[歷史——進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司馬相如(前179~前118),字長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讀書,因仰慕藺相如而自
名。漢景帝時入皇宮為郎,后辭官,游于梁王封國,作《子虛賦》頌梁國之盛而含諷諫之意。
漢武帝即位后,因得讀《子虛賦》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撫西南,
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述天子音樂活動場景:
?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歌頌了國家的強盛和天子的威嚴,宣
揚了大一統中央王朝無可比擬的氣魄和聲成。他的散體大賦敘事夸張,鋪陳物象,句式整齊,
文辭華麗,氣勢磅礴。時人贊曰:?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
——據《史記》等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司馬相如取得文學成就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1.【解析】(1)材料關鍵信息:?這(鑄造開元通寶)成為衡法由十六進位制變為十進位
制的關鍵?、?錢幣上不再標識重量?,概括即得。
(2)材料關鍵信息:?‘錢’取代‘銖’成為‘兩’以下的重量單位??錢幣上不再標識
重量?,可見唐代幣制改革終止了五銖錢長期流通的歷史,開啟了新的貨幣體系,從長遠看,
幣值與錢幣重量脫鉤,還為非金屬貨幣紙幣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此后歷代錢幣均稱‘通寶’
或‘元寶’?,可見唐代幣制改革為年號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唐代幣制改革有利于避免?劣
幣盛行?,為商品交易提供便捷,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
【答案】(1)內容:
①推動了衡法向十進位制轉變;
②不再直接以錢幣重量體現幣值。(6分)
(2)意義:
①終止了五銖錢長期流通的歷史,開啟了新的貨幣體系;
②幣值與錢幣重量脫鉤,為非金屬貨幣產生創造了條件;
③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為年號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9分)
2.(2)根據“廟號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得出減少改革阻力;根據“‘非
太祖子孫’及異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得出削弱鮮卑貴族的政治軍事特權;結
合所學可知孝文帝推行廟號改革表明改革決心,宣示北魏政權將拋棄草原傳統,全面融入中
原。
【答案】(2)意義:
①宣示北魏政權將拋棄草原傳統,全面融入中原;
②表明改革決心;
③削弱鮮卑貴族的政治軍事特權,減少改革阻力。(7分)
3.【解析】
(2)由材料?歌頌了國家的強盛和天子的威嚴,宣揚了大一統中央王朝無可比擬的氣魄和
聲威?得出作品適應時代的需要;由材料?他的散體大賦敘事夸張,鋪陳物象,句式整齊,
文辭華麗,氣勢磅礴?得出文學形式和內容創新;由材料?少好讀書,因仰慕藺相如而自名?
得出個人的努力和天賦。
【答案】(2)
①作品適應時代的需要;
②文學形式和內容創新;
③個人的努力和天賦。